今年的自治區兩會上,《寧夏回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令人矚目。這其中,有哪些事關孩子、房子、錢袋子的舉措?我們幫您“拎干貨”,梳理6項“民生大禮包”,快來看看吧!
《綱要(草案)》中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寧夏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其中確定的民生發展目標令人倍感振奮: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發展實現同步增長、達到3.5萬元以上,收入水平走在西北地區前列;
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
教育現代化進程位居西部地區前列,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3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8.2歲;
社會保障待遇水平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明顯縮小,人均民生投入、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達到全國中上水平;
脫貧攻堅成果不斷現固、深入拓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
《綱要(草案)》從收入、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五個方面,描繪了未來5年寧夏人民生活的美好圖景——
●“漲工資大禮包”:群眾腰包鼓起來。將完善居民收入增長長效機制,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就業大禮包”:老百姓“飯碗”端得更穩。將加強公益性、基性服務供給,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多渠道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年均保持在85%以上。
●“教育大禮包”:紓解幼兒“入園難”。針對學前教育,將規范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新建幼兒園80所,增加學前教育學位2.4萬個;針對義務教育,將新建改建小學43所、初中12所,力爭50%的縣(市、區)通過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國家認定。到2025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5%、97%和95%。
●“健康大禮包”:家門口就能放心看好病。將建設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固原市人民醫院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實現每個地市都有三甲醫院,提標擴能原國定貧困縣縣級綜合醫院,基本達到三級醫院硬件要求。
●“防疫大禮包”:守護群眾安全和健康。將新建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成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新建改擴建五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現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市級全覆蓋。同時將建設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自治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設全區統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信息管理系統。
●“養老大禮包”:頤養天年不用愁。將嚴格落實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政策,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鼓勵幼兒園發展托幼一體化服務;發展銀發經濟,創新養老服務模式。建設銀川市、賀蘭縣、鹽池縣、西吉縣、沙坡頭區等12個老年養護院,新建改建33所縣鄉級敬老院,建設200個農村老飯桌項目和100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社區醫養結合中心,建設示范性托育服務機構50家以上。(寧夏日報記者 尚陵彬)